查看原文
其他

看懂洋河的生意——洋河靠卖什么挣钱

日拱一卒的方木 方木小院
2024-09-21

在看「洋河2023年年报」的过程中,方木产生了很多疑问,一直还没有思考明白。

也正是由于这些疑问的存在,关于洋河的未来增长和估值等,方木还无法得出相对确定的、让自己信服的结论。

以前还可以偷偷懒、走走捷径,然而,现在已经没有作业可抄、没有答案可对,在这种情况下,就只能靠自己,去对这些疑问做出比较靠谱的解答。

要想解答清楚这些疑问,仅仅依靠阅读「洋河2023年年报」,显然是不足够的。所以,就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刨旧文、滚雪球、啃研报等,通过这些财报以外的途径,学习洋河更多的经营细节等知识。

而在自己开始独立做洋河的“作业”之后,才发现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,只因自己此前过于偷懒,落下太多的功课、欠下太多的债,现在到了必须要补课、还债的时候了😂

不过,急是急不得了,只能一点一点来了。。。

本文就对最近学习所获的部分内容,做个整理和记录,也同朋友们分享和交流。

老唐曾说过:

所谓商业模式,简单粗暴的说就是企业卖什么挣钱,挣谁的钱,凭什么挣到这笔钱。搞明白了企业这三个问题,就弄懂了企业的商业模式,或者生意特性。

所以,我们先来搞清楚第一个问题,洋河到底靠卖什么挣钱的!

从营收构成开始

洋河的营收,主要来自“酒类业务”,2023年的营收占比在98%以上(见下图):

其他业务,主要是运输和仓储服务收入(公司有几个持股51%的物流子公司)和促销品销售收入(见下图):

酒类业务,包括“白酒业务”和“红酒业务”,其中“白酒业务”营收占比99%以上(见下图):

而“红酒业务”营收非常少,1~2个亿左右,呈逐渐萎缩趋势,2019年开始,营收占比不足1%,几乎可以忽略不计。

因此,可粗略地将“酒类业务”全部认为是“白酒业务”,而我们关注和分析的重点,也就是洋河的“白酒业务”了。

白酒业务拆解:中高档酒和普通酒

根据洋河财报的说法,公司按照出厂价的价位区间标准将产品分为“中高档酒”和“普通酒”:

中高档酒,指出厂价≥100元/500ml的产品。

主要代表有梦之蓝(手工班、M9、M6+、水晶梦)、苏酒、天之蓝、珍宝坊(帝坊、圣坊)、海之蓝等。

普通酒,指出厂价<100元/500ml的产品。

主要代表有洋河大曲、双沟大曲等。

这与我们主流认知有所区别,中高档白酒包含了低端产品“海之蓝”,并非都是公司大力宣传的梦之蓝。

另外,洋河财报的披露吧,有点费股东,至少有以下2点不足:

①“中高档酒”和“普通酒”的营收数据,自2020年财报才开始单独披露,此前的财报里没有细分数据。而且迄今为止,也没有披露各自的销量等数据。

②“中高档酒”和“普通酒”并不区分白酒和红酒。

不过鉴于红酒营收非常小,可粗略地将“中高档酒”和“普通酒”全都当成白酒看。

营收占比方面,近4年(2020年~2023年),二者的营收比例基本稳定,“中高档酒”营收占比在88%上下,“普通酒”营收占比12%上下(见下图):

毛利率方面,近4年(2020年~2023年),中高档酒的毛利率稳定在80%上下,普通酒的毛利率在37%~46%这个区间波动(见下图):

至此可知:

洋河最大头的营收和利润来源是“白酒业务”里的“中高档酒”!

白酒业务拆解:产品销量分布

那么“中高档酒”和“普通酒”里,细分到具体的每款产品,各自的营收和销量都是多少呢?

很遗憾,洋河并没有披露这些数据,这也是洋河财报的又一点不足之处。

怎么办?

做一回小孩子吧:猜!

在雪球上,看到有位叫 @小凌记 的作者,写的一篇文章《洋河到底卖的什么酒?》,文章链接:

https://xueqiu.com/2480006401/288649049

其中,关于“洋河各款产品销量推算”的思路,很受启发,于是方木也来亲自动手算一算,其中的一些数据,方木按照自己的理解做了调整。

先整理一份各款产品系列在2018年~2023年的营收占比数据(见下图):

注:①数据来自历年业绩说明会上,洋河管理层回答投资提问时披露的信息。

②蓝色经典(以及海天蓝)和双沟营收占比,指的是占洋河「酒类业务营收」的比重。

③梦之蓝系列细分中的各款产品营收占比,指的是占「梦之蓝营收」的比重。

接下来,根据以上历年数据,大致推算一下各款产品系列在2023年的营收情况。

要特别说明的是,这里只能做一个模糊推测!

蓝色经典营收占比,在2023年之前,管理层多次回答都是75%以上,而到了2023年,管理层的回答变成了“超过70%”,从这个回答的变化来看,蓝色经典的营收占比似乎有所减少,不太清楚什么原因。取个70%和75%之间的中间值,按73%算吧。

中高档白酒,除了蓝色经典之外,还有苏酒、珍宝坊(帝坊、圣坊)。

由上文可知,普通白酒营收占比为12%,以此推算,除蓝色经典以外的中高档白酒营收占比为13%(1-75%-12%)。

梦之蓝营收占比,管理层的回答始终是30%以上,其中在2019年业绩说明会上,还表示超过三分之一,所以按34%来算。

2018年海、天、梦的营收占比为27%、20%、27%,2023年管理层表示,在规模上,梦之蓝>海之蓝>天之蓝,粗略推算,海之蓝营收占比23%、天之蓝营收占比16%左右

梦之蓝系列中,2023年业绩会上披露,M6+略高于水晶梦,且M9和手工班整体规模较小;2021业绩会上披露,M6+在梦之蓝系列中的占比近50%。

结合这些信息,推算在梦之蓝的营收中,M6+营收占比48%,水晶梦占比40%,M9和手工班占比12%。梦之蓝在酒类业务中的占比是34%,以此计算,在酒类业务中,M6+营收占比16%,水晶梦占比14%,M9和手工班占比4%

推算出各款产品的营收占比后,可计算出2023年各款产品的具体营业收入(见下图):

有了每款产品的营收之后,只要除以对应的出厂价,就能计算出每款产品的销量。

但我们并不知道洋河各款产品的具体出厂价。

公众号 @知酒僧 每月会发布购酒指南,其中会对主要白酒产品设置一个“建议入手价”,这个“建议入手价”对消费者来说就是非常优惠的促销价格了,相对比较接近经销商的成本价格,因此可以用来粗略地模拟出厂价,因为我们的目的是推算出各款产品的销量分布,并不是要准确计算绝对的销量数据。

以@知酒僧《2023年10白酒购酒指南》中的数据为例(见下图):

其中,洋河大曲为45元,海之蓝118元,天之蓝280元,水晶梦400元,梦6+为585元,梦9为1000元。

中高档酒中的“苏酒、珍宝坊”等,价格带比较分散,取个中间值420元吧。

将上述价格剔除增值税后,得到近似的出厂价。

用各款产品的营收除以近似出厂价后,得到各产品大致销量分布(见下图):

上述销量合计107761吨,与2023年实际销量166155吨偏差很大,最主要的就是由近似出厂价偏差引起的,再加上推算过程中的大量数据都依靠推测,并不严谨,因此推算出的绝对销量一定是不准确的。

但还是上文所说的,我们推算的目的是观察各款产品大致的销量占比,并不是要精确计算出各款产品绝对的销量数字。

而从上述这个大致的销量分布,我们可以看到:

洋河大曲+双沟大曲+海之蓝的合计销量占到洋河白酒总销量的74%(43%+31%),而梦之蓝只占了10%,梦6+更是只有4%

简言之:

洋河卖的大部分酒都是低端酒!

此外,从洋河白酒单瓶均价来看(见下图):

历年平均单价全都小于100元/瓶,尤其是2023年以前,除2022年,其余年份的平均单价不足70元/瓶,由这一点也可知,洋河卖的大部分酒都是普通酒(低端酒)!

这种结果,实际上是浓香酒的酿造工艺导致的(见下图):

如上图红框里的文字所说,浓香酒的酿造工艺中的一个关键点在于:

浓香酒的窖池越老,产出的中高端酒占比越大,伴生的低端酒越少!

这种工艺特点,导致了两个结果:

第一个结果,浓香白酒厂的大部分窖池,注定了生产出来的中高档酒比例都不高,伴生的低端酒是大头!

而这些伴生而来的大量低端酒,实际上是没有储存价值的。

因此,浓香型白酒企业的销售策略都要以卖出低端酒为前提,只有具备将中低端白酒销售出去的能力,才有提供高端白酒的可能。否则,你生产1吨高端酒,积压3到20吨中低端基酒,利润会被吞噬干净,甚至陷入亏损泥潭。

也就是说:

浓香型白酒企业,还要重点看普通酒(低端酒)的销售能力!

所以,不仅是洋河,去看五粮液或者老窖的数据,他们的销量里,也主要都是中低端白酒,高端的量占比都很少。

具体到洋河:

如果算上低端产品“海之蓝”,那低端酒(洋河大曲+双沟大曲+海之蓝)的销量占到总销量的74%,而营收占比合计35%,用了四分之三的销量,只创造了三分之一出头的营收。

换言之,这些特别便宜的低端酒,用很大的量,创造了很小的营收。

也正是因为洋河销售了大量的低端酒,同时又缺乏高端产品,导致洋河的平均单价不足100元,最终压低了洋河的利润。

第二个结果,浓香酒的基酒实际产能通常小于设计产能,也就是说,产能未能满产。

这是因为,时间比较短的窖池,满负荷生产会产生太多低端酒,不划算。

但不生产又无法让窖池内微生物繁衍,无法让窖池慢慢变“老”。

所以,新窖池只能维持最低投料量,维持最小产量,慢慢养窖。伴随着窖池年龄的增长,投料量会逐步增加,实际产量会慢慢向设计产能靠拢。


好了,本文就写到这里,感谢朋友们的耐心阅读。

素材来源官方媒体/网络新闻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方木小院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